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无限爆经验的我无敌了 > 第102章 整军

第102章 整军(第1页/共2页)

如果希望是火,失望是烟,

生活就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

征兵条件是如此的苛刻,刺痛了多少人的心扉。

在这个荤素不忌,只看年龄的年代,竟然当兵都混不上了么…

其实现代募兵就是没有标准,才有了好人不当兵的说法。

除非是正规的中央军。

比如黄埔嵩卢植朱儁曹操等,率领的那些汉家军队。

选拔标准也只是身体素质足够,如果有一技之长,比如骑马射箭。

恭喜你,你就算是精锐了。

好在,刘斌现在也不是在挑选陷阵营,只需要符合几点就可以了。

首先,年龄得控制在16到55岁,年纪大的赠与田地和退役金。(只包括现役的黄巾军)

当然了这只是普通士卒,有军功和官职的,可以延后。

话唠事多的也不行,进来影响军心不说,也活不了几天,就被军法处置了。

最后,才是考察身体素质。

以持武器和三天口粮,连续急行军半日行百里为准。

好了,先从自家军队开始吧。

原本在南阳就已经筛选过,现在就是重新提高标准和划分。

有个特殊的存在,就是陷阵营不需要参加这次改革。

这些人,原本就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他后面还有大用。

既然是挑选精兵,那自然要把福利待遇先说一下,不然谁有动力参加不是。

一,发工资。彻底从农业生产中分割出来,成为职业军人。

二,免除劳役。不仅是个人的还包括其家属。而且之前也都有赏赐田地,成为小康之家不成问题。

三是官爵勋品。通过服役期间建立军功获得官爵。

这些其实,汉代就有,不过没有刘斌给的多。

除了现役待遇,最重要的还有退役和阵亡的抚恤。

宋朝用灭亡的代价亲自示范,现役奖励标准越丰厚,士卒越怕死。

为啥?因为只有活着家里才有钱拿,死了就啥也没有了,这谁还傻呵呵的送死。

老子打生打死为国捐躯,死后一家子无人赡养,等着流落街头。

军队士气怎么可能高的起来。

所以,好的抚恤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年老还乡。达到60岁即可退役。

北魏孝文帝时,对因年老退役的士卒,允许其本人解兵籍归乡养老,让其一子陪同回乡奉养至其死去,然后才重新回到驻扎地服役。

二是养老津贴。若其达到一定年岁年龄,且家贫或无子孙兄弟,则国家会提供一定的养老津贴。

三是抚恤死伤。汉末曹操曾令:“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

对战死将士,没有子孙的,由其亲戚继承爵位,授予田、牛。对失去家庭支柱的贫困之家,可以继续获得俸禄,并要求官员给予特别关怀。

北魏太武帝赏赐钱财给死事者之家,孝文帝免死事者家之兵籍,让郡县办理其丧事,给予葬费等等。

当然了,再好的抚恤制度,也需要对应的政治制度执行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持,才可以做到。

好在,现在他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按照上面的标准,就这一下子,原本近二十万人的队伍,符合条件的战斗军团,只剩下了不足三万人。。。

当然了,不包括陷阵营和骑兵。

虽然事先有心理准备,不过,结果出来后,还是忍不住大失所望。

原以为能出来五六万的,这一下子缺少了一半。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