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 第31章 青州英泥

第31章 青州英泥(第2页/共2页)

“以现在港岛的水泥需求量,产量提升五倍就会饱和,就是加上濠江,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产量”。

“东南亚都有自己的水泥工厂,就算我们更新设备,降低了成本,算上运费的话,最后的到地价也没有优势,他们根本就不会购买我们的水泥,除非是到本地建厂”。

查理森的分析让罗念中点了点头,很是满意。

他并没有因为盲目的扩大规模而喜悦,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和对公司的危害,这说明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让罗念中可以放心的把青州英泥交给他管理。

罗念中不知道他说的情况吗?知道。试探他吗?也不是。

罗念中就是因为知道港岛的发展走向和北边那个大国的需求才做出这个决定的。10倍的产能看着很多,但是他知道仅仅10年后,这些水泥都不够港岛自用的。

再一个就是港岛的新界和粤省的鹏城可以说就是一河之隔,等这边建设升级投产后,那边也差不多到了水泥紧缺的时候了。

“你说的事情我都了解了,销量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现在还是说回刚才的话题吧”。

看着罗念中这么说,查理森也不在劝,既然老板能解决销路,发展一个更强更大的青州英泥不正是在座的这些人的目标吗?

“按照罗生你的要求,购买地皮,建立工厂,购买和更新现在的设备,全部加起来差不多需要4亿港币的资金。要是地皮的价格过高,费用还会再涨”。

四亿,对于现在的罗念中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他卖股份的15亿资金,五亿给了汇丰帮自己收购石油期货和黄金。

传媒业花了两亿,街机那边的原料进货花了三亿。

而九龙仓那里收购李嘉诚的股票加上证券交易所那边又是六亿,虽说这些股票被罗念中抵押给了花旗港岛分行贷了四亿出来吧,但是加上杂七杂八,罗念中现在的可动用资金也就三亿左右。

还好青州英泥这边不用一次性投入,只要再过一个月,自己就开始有大笔进账,不在用为钱发愁了,实在不行还能抵押贷款不是。

“这样,我先给你们拿两亿。用于前期购入土地和订购设备,剩下的两亿在两个月之内打到青州英泥的账户”。

本来按照罗念中的计划,现阶段他根本没有打算进入建筑材料行业。因为这些产业大都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缓慢。

可是这个切入点送到了嘴边,他又知道有利可图且利润巨大,放弃着实可惜。

现在肉依然在锅里,那就想办法让这口锅变大,可以装下更多的肉。

查理森也没有想到罗念中这么魄力,四亿的资金说拿就拿出来。

“如果罗生的资金投入及时,我有信心在年底扩大3到4倍产能,彻底垄断港岛水泥业,一年时间完成全部规划”。

“恩”罗念中对于查理森的建设速度很满意,又想到了什么说道“新工厂可以选择在元朗天水围,那里地缘辽阔,人迹稀少,又没有过多开发。港府因该很乐意见到,也能快速的获批”。

现在的元朗还是一块没人在意的荒郊野地,拿地方便,地价便宜。等20年后天水围大开发的时候,那时候自己也不需要这座水泥厂的产能了,地皮又可以让自己大赚一笔。

不过这是最坏的打算,对于整个新界他都是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打算的。不过不管后续发展如何,这笔投资都物有所值。

“新工厂要是设立在元朗,我们恐怕不好招人,交通太不便利,巴士公司没有开通路线,工人上下班是个问题”查理森想要阻止,看了一眼脸色没有变化的罗念中继续说道。

“倒不如把厂址选在沙田,地价没有贵太多,各项设施和环境都是元朗所不能比的”。

“不行,就设立在元朗北边,这关系到我下一步的计划”。罗念中一口否决了查理森的建议。

“至于你说的交通,可以盖员工宿舍,让员工免费入住。那些有家庭的,公司购买大巴士每日接送”。

罗念中都这么说了,查理森也不在劝阻,点头答应了下来。

不是罗念中一意孤行,实在是罗念中规划的新厂址离兔子太近,非常方便打通兔子市场后的运输条件。至于港岛和濠江,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都很方便,建个建议码头什么都解决了。

罗念中的规划考虑的不是前期怎么节省成本,他要从未来的总体规划来衡量。

(本章完)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