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历史穿越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57章 社稷

第157章 社稷(第1页/共2页)

在后世,社稷二字,无疑是江山、天下的代名词。

但这二字之所以能代指江山,乃至代指天下,其最初的由来,便是源自这一日,汉家君臣一同来到的建筑。

将社稷二字拆开来看,社为土,稷为谷;

单从字面意思来说,社稷指的并非‘江山社稷’,而是代指土、谷二神。

如今汉室,在长安城东郊建有社稷坛,以作为每年开春之时,朝堂――天子带着满朝公卿百官祭祀土、谷二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场所。

封建时代广泛意义上的‘祭天’,祭的往往也都是社稷,即土、谷二神。

这也是为什么社稷二字,能在华夏封建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代指江山、天下。

――每个封建王朝的社稷坛,都必定位于皇城附近。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更直接就位于皇城之内!

这样一来,‘夺社稷’,即抢占社稷坛,自便等同于兵临皇城,甚至直接就是占据了皇城;

都兵临皇城/占领皇城,从而占据社稷坛了,可不就是夺了天下、夺了江山嘛……

“萧相国督造社稷坛~”

“走的也是‘非壮丽无以立威’的路子?”

身着朝服,站在社稷坛下,仰望着和宣室殿一样:以土丘为基,赫然拔地数十丈的社稷坛,刘荣只如是发出一声感叹。

便见那社稷坛,占地足有长宽各百丈,以类金字塔的形状向上收拢,终在顶峰化作一方十丈长宽的祭台;

四面均为石阶,每一面的石阶两侧,都有手持礼戟的禁卒昂首挺胸而立,每一级阶梯,均有左、右两位禁卒。

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是完整的石阶;

唯独南侧的长阶,由地面一直延展到祭台的白玉壁画,将石阶从中间分开;

去掉石阶中间的壁画,以及屹立于石阶两侧护栏内的禁卒,可供人上下祭坛的阶梯,便只剩下左右各一丈宽。

――只是这一面长阶,也确实不需要留太多位置,供人上下祭台。

正所谓:天子南面而称王。

社稷坛的南侧,是专供帝王上下祭台的。

便如此刻,朝臣功侯、百官贵戚――包括太子刘荣之内,都躬身立于社稷坛南侧的广场上;

而天子启和窦太后,则一人昂首挺胸,一人手拄鸠杖、由礼官搀扶着,从社稷坛南侧拾阶而上。

汉以右为尊;

故而,天子启走的是石阶壁画左侧,窦太后则走右侧。

当然,若是没有太后在位,类似的场合,天子便会独自走右侧。

在满朝公卿百官、功侯贵戚的注视下,以基本一致的节奏踏足祭台;

几乎是在天子启、窦太后母子,在祭台上落脚的一瞬间,早就等候在社稷坛其余三面长阶下的礼官们,便开始飞快朝着祭台爬。

――几十号人,几乎是撒丫狂奔的姿态,却也是一步一阶梯,更不显丝毫嘈乱。

只片刻之后,礼官们也登上社稷坛,却并没有落足于祭台之上,而是在最后一级阶梯前止步,就势在祭台边沿跪下身,才顾得上稍喘一口气。

至于祭台上,天子启则已是驾轻就熟的来到祭台南沿,居高临下俯视着祭坛南侧的广场。

仔仔细细打量一圈,才朗声道:“自三王五帝伊始,凡诸夏之民,皆以农为本、以耕为业。”

“历朝历代,或有重工商之利、或有彰礼法之度,亦或由秦王政窃周国祚,以外行攻伐、内用苛政。”

“――然此间种种,皆无外乎历代之国本:农。”

“纵是残虐如暴秦,以兵戈兴于天下,亦不忘以‘耕战’之名,行窃周国祚之实。”

祭台上,天子启纵是声线洪亮,却也终还是要石阶上的禁卒们,将天子启的演讲内容交替传下社稷坛,传到百官公卿耳中。

而在东侧班列――在原本应该站着丞相,此刻却由‘亚相’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站着的位置更靠前一步之处,太子刘荣听闻老爹这番话语,也是暗下稍点点头。

秦是否暴虐,在后世众说纷纭。

即便是在刘荣看来,秦的功过几何,也是相当难下定论的议题。

但在如今汉室,任何关于‘秦’的话题,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答案。

秦?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