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历史穿越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二百一十一章【铩羽而归】

第二百一十一章【铩羽而归】(第1页/共2页)

但为了能够长期稳定固守,明蓟州卫东路副总兵:金日观,还是派人前去联络明武经略:马世龙,让他派遣明镇朔卫左参将:王世选,等将领前来支援。

然而在途中偶遇后金蒙古联军扎营,直接杀入重围冲破防御,打退了后金蒙古联军,迫使敌人撤军。

但马上又调集二千骑兵来攻马兰峪长城,这次明蓟州卫东路副总兵与救援的明镇朔卫左参将两人一个守城内,一个死守城外。

由于后金蒙古联军进攻不断,才导致了镇朔卫明军迟迟没有入城合并,因此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打乱阵营,火器弹药也所剩无几,又在汉奸的劝说下,最终明镇朔卫左参将放弃抵抗下令投降。

而蓟州卫、镇朔卫、营州右屯卫、兴州左屯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兴州后屯卫、营州中屯卫、营州左屯卫、兴州中屯卫、武清卫,等地明军也陆续向东朝遵化卫地区集合,随时准备攻城收复失地。

这才让围攻马兰峪长城的后金蒙古联军得知消息后,急忙撤回遵化卫防守,并把控东胜右卫地区。

3月初2日,后金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认为大明各地勤王军陆续集结,并且整军齐备东进,再加上关外辽东都指挥使司明军也在全力配合夹击,为了避免被围攻,以及现在物资也搬运得差不多了,因此就打算取道蓟州镇冷口关返回国都盛京城。

在撤走之前后金天聪汗分别留下了后金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后金镶红旗台吉:爱新觉罗·硕讬,领兵五千人前去与后金正蓝旗和硕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等人换防。

在分别驻守永平府(永平卫以及卢龙卫和东胜左卫)、滦州、迁安县(兴州右屯卫)、遵化县(遵化卫与东胜右卫以及宽河守御千户所)四城。

3月24日,明毅宗信王崇祯帝:朱由检,急诏四方兵马勤王,很快明军迅速集结有;明甘肃总镇巡抚:梅之焕、明陕西总镇巡抚:刘广生、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明延绥总镇总兵:吴自勉、明延绥总镇巡抚:张梦鲸、明宁夏卫总镇总兵:尤世禄、明固原卫总镇总兵:杨麒、明临洮府总兵:王承恩、明甘肃总镇总兵:杨嘉谟、明江西总镇巡抚:魏照乘、明郧阳府巡抚:梁应泽、明昌平州总兵:尤世威、明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兼太子太保:杨肇基、明保定府总兵:曹鸣雷、明山海卫指挥使:宋伟,山西总镇总兵:王国梁,等将领皆所率领精锐出发,共计17万7千人首先勤王入卫。

内地则由;山东都指挥使司、河南都指挥使司、南直隶、湖广行都指挥使司、浙江都指挥使司、江西都指挥使司、福建都指挥使司、四川都指挥使司、广西都指挥使司,广东都指挥使司,云南都指挥使司、贵州都指挥使司、诸军也先后抽取兵力调往北上。

4月初3日,由明蓟州卫东路副总兵:金日观,带领诸将报仇主动出击,跟勤王军方面的明宁远卫左参将:谢尚政、明蓟州卫左参将:曹文诏,等击溃了后金驻军收复了大安城、鲇鱼关等地。

很快明武经略:马世龙,就带领勤王大军主力部队前来支援,并驱赶后金蒙古联军东逃,兵峰直逼遵化卫而来,明军大有收复遵化卫以及永平府之意。

随即后金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就下令复围丰润县,企图以开平中屯卫河流为界,进行防守反击,但是不克。

还反被明军突破了开平中屯卫,后金蒙古联军无奈只能移屯永平府滦州北部的榛子岭驻扎。

而另一边由于之前明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坐镇山海卫,就让明宁前兵备道副使:孙元化,调东江镇兵8百人前来救援。

其中就领头者就是战死的明铁山岛千总:刘兴祚,本来他与明前毛卫驻防兵都司:郑一亨,合兵四千人专门去守护永平府的,但是后来却被一部分去守丰润县。

仅剩下明铁山岛千总与明台头营把总:王维新,等袭击后金蒙古联军于青山营,明军遂大胜而归。

随后才在两灰口遭遇回撤后金蒙古主力军而阵亡!而他六弟明金州守御千户所副千户:刘兴贤,前去报仇也战死了!

现如今由五弟明东江镇署理都司:刘兴治,留守皮岛摄西协事,在听闻二哥六弟纷纷战死后,便上报要求朝廷给予抚恤金,可部分官员却猜忌怀疑此二人诈死归附敌国?因此也惹人议论。

在加上当时镇守皮岛的明东江总镇副总兵:陈继盛,则对明东江镇署理都司兼皮岛西协事:刘兴治,非常猜忌毕竟刘氏兄弟手下可有数百号东虏建奴骑兵。

为了以防万一就密报朝廷,表示安全起见是否免去他西协事官职,另外还有传言朝廷准备以调兵为名,来诱杀刘氏兄弟。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