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历史穿越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十八章【招降流寇】

第十八章【招降流寇】(第2页/共2页)

<p>接着锦衣卫队们就撤去四张伞盖与二团扇,只留下御座的伞盖与身边的二团扇由宫女手持着。</p>

<p>就这样明毅宗开始下令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走到殿外前面宣布早朝开始,文武百官们开始提出各类奏章,首先有明户部尚书:侯恂,提出说“臣启奏陛下,近年来南直隶、浙江承宣布政司一带粮食税收比较高,臣恳请陛下将一部分钱粮充纳国库。”这个奏折被明毅宗批准并纳入三分之一的钱粮。</p>

<p>随后明工部右侍郎:徐晃生,就上奏说道“臣启奏陛下,近月来不知为何北直隶以及山东承宣布政司、山西承宣布政司一带被摧毁的桥梁、堤坝、民房比较多!臣恳请陛下调拔内帘银两维修。”心生疑惑的明毅宗便问道“哦,爱卿所言句句当真?那山西承宣布政司与山东承宣布政司多半都是流寇所致,朕准许调拔银两去维修,至于北直隶地区竟也有此事?朕绝不姑息,稍后朕自会派人查实原由。”</p>

<p>话音刚落就到明通政使:黄范生,上奏了他说道“臣启奏陛下,据顺天府三河知县禀报似乎有一支建奴大军南下攻城略地!臣恳请陛下速速调拔大军击退这股建奴鞑子,以确保北直隶京畿安全。”</p>

<p>得知有建奴鞑子入侵的消息,在朝众臣各自惊慌失措不停地议论纷纷,明顺天巡抚:潘永图,急忙站出来说“启奏陛下,这是臣昨日刚刚得知的消息,臣估摸着建奴军队现在可能离京畿不足40里了。”</p>

<p>明毅宗听得气得十分生气,他怒喊道“大胆东虏这已经是第六次南侵朕大明了,之前崇祯十一年建奴鞑子回撤时还在永平府高阳县斩杀文华殿大学士:孙承宗,今年又来入侵想必又是为了钱粮而来,有哪位爱卿愿意带兵出征?”</p>

<p>众将顿时哑口无言不敢说话,御座龙位上的明毅宗扫了一眼台下众臣很失望的摇摇头,只见明内阁首辅:周延儒,主动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老臣愿意带领大军一举击退东虏,只是…。”</p>

<p>一听到有人主动请缨明毅宗很是高兴,便猜想他肯定是担心兵力问题?</p>

<p>于是明毅宗就说道“爱卿不必担心!朕定调拔大军助卿一臂之力的,听令传顺天府巡抚:潘永图、保定巡抚:张其平、永平巡抚:马成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范志完、兵部右侍郎:赵光忭,这些官员负责打击建奴铁骑。”</p>

<p>但是明兵部尚书:张缙之,又提出说“启奏陛下,这些北直隶地区的兵马虽说骁勇善战,可是并没有铁骑能与建奴野战,万一要是建奴铁骑趁机突袭那岂不是危急?还请陛下速调九边之一榆林卫秦军铁骑随军出征。”</p>

<p>却不想这话被明紫金光禄大夫:卢洪文,给反驳道“启奏陛下,榆林卫乃是陕西承宣布政司边军,也是阻挡漠南蒙古土默特部与南方流寇的主力军之一,若是贸然北调恐怕会引起土默特部的入侵,臣认为应当速调山海卫总兵:白广恩,此人向来骁勇善战况且「松广会战」中熟知建奴战术,因此臣建议派遣此人前往。”</p>

<p>其余大臣们见状也就纷纷附议,明毅宗这才下定决心让明广宁前屯卫总兵:马科,继续入关镇守山海卫,并调令明山海卫总兵火速南下抗击建奴,政令传达之后传令兵趁着天还没亮就出发过通州右卫。</p>

<p>同时明内阁首辅也挂了(三军司令旗)从永定门出发,各路明军相继在卯时汇合在一起。</p>

<p>然而让众人想不到的是明内阁首辅居然坐镇在通州右卫就不走了?并且与明通州右卫指挥使:陆伟,开始饮酒作乐不理军政,直接把抗击建奴的重任交托到了明兵部右侍郎手中,无奈之下明兵部右侍郎不想建奴危害百姓,便独自带领大军往三河县一带进军。</p>

<p>此刻二路建奴骑兵与漠南蒙古骑兵早已把三河县洗劫一空,又继续南下过香河县到达武清县。</p>

<p>附近县城四处可见百姓逃跑的身影,大明知县官员们多数弃城而逃!只有明东安知县:梁康,带领本县驻军4千人出城十里在河边树林旁准备伏击建奴骑兵,由于火铳数量不多因此明军多数只能使用弓箭、长矛、战刀,就连火炮也才只有十门虎蹲炮。</p>

<p>尽管如此明军士兵依旧愿意伏击建奴,打算把建奴拦截在城外,很快前面就策马过来一支五百人的正白旗建奴骑兵。</p>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