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网游科幻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564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

第564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第2页/共2页)

极致的沉默之后,就是极致的疯狂。

胡惟庸在下个瞬间,变得癫狂起来。

<divclass="contentadv">朱元璋依然如看小丑一样看着他,但他也认同胡惟庸一部分的话,

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应该重视这个让自己吃过瘪的敌人。

也许他的野心,他的能力,真如小丑。

老朱打心里认为,就算自己真的被胡惟庸杀了,此人也控不住天下的局势。

他最终能给天下的,就不过是一个重新分崩离析的华夏。

在这点来看,他确实看不上胡惟庸。

可了解这个家伙的手段,也是自己能做好皇帝的关键。

朱元璋挥挥手:

“开门,你们离远点!”

“皇上!”

周通作为新的锦衣卫指挥使,对老朱如此冒险的行为,想要出声提醒。

“他就是完好的时候,也不能拿朕如何,何况是现在的鬼样子?

照做就是!”

老朱依然坚持,周通等人面面相觑,最后只能照办。

周通让人打开牢房的大门,然后带着锦衣卫远远退去,退到保证自己不能听见皇帝和胡惟庸的距离。

“朕就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

你是个聪明人,自古以来造反上位的文臣,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朱元璋开门见山,说出自己最想不通的问题。

胡惟庸的造反,在他看来,就是毫无意义。

篡位的人,自古以来多不胜数。

但想要篡位成功,一半不是手握兵权的将领,也至少是权倾天下的权臣。

文官造反不是没有,但很少。

胡惟庸更连权臣二字也算不上。

“哼,因为你朱重八不配……

你自己都能当皇帝,为什么我不能?”

胡惟庸知道自己肯定逃不过一个死罪,干脆也豁出去了。

“呵,所以朕的出身,让你产生了你也行的幻想?”

朱元璋藏在内心的某根弦,也被胡惟庸挑起来。

出身,是他无法避免的问题,张异也点评过朱元璋自己。

他看似英明果决,但同样因为出身问题,产生了也许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自卑。

也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对一些别人看起来的小事非常敏感,

甚至反应过度。

张异曾经安抚过老朱,可人的性格如何能改变。

尤其是胡惟庸的事经历之后,老朱对自己的认知,也产生了怀疑。

从胡惟庸这里得到答案,他不意外,可却依然受伤。

“你以为,就我会这么想,朱重八,为什么你当了皇帝之后,各地造反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

哈哈哈,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你就是个乞丐,你都能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自量力!”

老朱看着胡惟庸,一脸蔑视,

不过胡惟庸毫不在乎。

“只要有本事的人,心里何尝没有生过反意,朱重八,难道你以为汪广洋,李善长他们没有?

他们不过是没有丧子之痛,没有本相的决心,才会犹豫不决。

你身边的人都有,他们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取代你朱家而代之……

哈哈哈哈!”

胡惟庸感受到老朱的隐藏的怒意,更加肆无忌惮的挑衅他:

“比如你信任的小道士,他就一定忠诚于你?

也许哪天他入我一般,坐到我这个位置,他会想起你也不过是个乞丐出身而已。

你能做的事,他为什么不能做?

还有徐达,常遇春,他们就没想过?

他们不过是没有我的胆子罢了……”

“你是想刺激朕,杀了你?”

朱元璋并不是傻子,只是冷冷地看着胡惟庸。

胡惟庸面色微变,当也笑了起来:

“是,但我说的话,也是肺腑之言!

朱重八,你本来就是个小心眼的人……

不管我目的如何,今天的话,你会听进去的!

跟着你的人,一个都不会有好下场!”

老朱叹了一口气,站起来,转身就走。

他来是求一个答案,但得到的答案,却是他最不想听的那个。

张异告诉过他,他可以做千古一帝。

但胡惟庸却说明,他依然是那个被人计较出身的人。

无论世人跪他,拜他,不管他做得多好,他们依然会记得自己的出身,也会因为出身而惦记他的位置。

老朱走出牢房的时候,只对周通说了凌迟二字。

胡惟庸似乎预料到什么,疯狂大笑起来。

从诏狱中走出来,朱元璋感觉自己并没有多开心。

跟胡惟庸聊过之后,他的心情反而更加阴沉。

……

整个大明的局势,依然变幻。

皇帝通过大量的调动,终于稳住京城的局势。

京城的百姓,这阵子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个个官员被杀,砍头,赐死,或者干脆被折磨死在牢房中。

大明的主君,就如一头困兽。

所有伺候他的人,都心惊胆战,生怕一个不注意,就被抄家灭族。

京城的局势随着新的官员被清洗一遍,逐渐平静下来。

可是老朱的报复,才刚刚开始。

数千人的口供,指向了地方上的许多渠道。

倭寇是怎么进来的。

胡惟庸这些年交好的党羽。

当一个个命令下来之后,更多人血流成河。

皇帝尽情的发泄着他的怒火,在这件事上,朱标的劝说都没起太大的作用。

出了姚广孝,已经没有人敢在老朱面前正常工作。

“张异,你也劝劝父皇!”

太子府,张异正准备来跟朱标辞行。

皇宫的事情告一段落,他也准备带着父亲回去了。

在这之前,他怕朱元璋不许,干脆先给朱标通个气。

谁知道朱标反而求他此事。

张异苦笑:

“太子殿下,您怎么不求姚广孝去?”

朱标一听姚广孝的名字,不由头大:

“你这个弟子跟你一个德行,你知道他是什么回本宫的吗?”

朱标故意卖了一个关子,张异好奇问:

“怎么说?”

“姚大师说,他只是不怕死,却不是现在就想死……”

张异闻言哈哈大笑,这种一本正经的怼人,很有姚广孝的风格。

姚广孝在老朱和朱标心中地位都很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身份和性子。

身份,他不是典型的儒家出身,到现在还是白天上朝穿官府,晚上回家诵经的性子,不结党营私,也没有太大的物欲。

主打就是一个无欲则刚。

也是因为如此,他对老朱和朱标,能做到不卑不亢。

似乎朱元璋也很吃他这点,对他极为信任。

可张异不认为朱元璋对姚广孝的信任,能让老朱在自己最敏感的事情上与他交心。

其实没有任何人比张异知道老朱如今的状态。

他无非就是重新触发了心中的黑暗罢了。

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张异相信朱元璋自己能调节过来,或者调节不过来也没事。

老朱始终是老朱,他变得猜疑也好,小心眼也罢……

都不妨碍他会经营好自己努力打下来的天下。

“张家弟弟,要不你去……?”

“黄家哥哥,难道贫道的命不是命?”

张异似笑非笑,给朱标开了个玩笑,朱标似乎意识到什么,也不再强求张异。

伴君如伴虎,他自己都感觉到父皇最近的情况不对,张异没理由去冒险。

“可惜了,本宫一想到胡惟庸案要牵连的人,就十分难过……

这些人里,拥护胡惟庸的固然该死,可是那些人的家眷也好,还有被动牵扯进来的人……”

朱标和朱元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一丝恻隐之心。

胡惟庸造反案,牵连的人比起原来的历史轨迹中的胡惟庸案还要惊人。

胡惟庸案,张异隐约记得牵连了数万人。

而胡惟庸的造反案,张异估摸着,没有七八万人牵扯其中,压根平不了这件事。

老朱这次可不仅仅是要打击胡惟庸案,而是打击整个程朱学派,包括那些在野的,天天针砭时事的大儒。

他听姚广孝说过,许多写书反对过朱元璋的,或者对政局不满的文坛领袖,也被老朱给清算了。

这次运动的波及,恐怕不是一两年,或者几万人能消除的。

古代的法律,喜欢连坐,张异也改变不了这些东西。

可这其中,确实有些不该死的人。

“殿下不用同情那些官员,他们心如明镜,胡惟庸造反的事情,天下人皆知!

既然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陛下如今清算也怨不得别人。

这程朱的根,陛下想挖一挖,死人不可避免!

不过牵扯十万八万人,确实有些过了,贫道要是有机会,就劝一劝吧!”

朱标闻言,面色严肃,他站起来,给张异行了一个礼。

张异能给老朱提意见,是需要冒着风险的。

他明知不可为而为,就已经是深明大义了。

张异无声点头,既然答应了朱标,而且他也准备辞行,那就干脆去求见皇帝吧。

如今的张异进宫,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事。

他走到宫门口,就已经有人主动去通报,皇帝同意后,他缓缓走向御书房。

在御书房门口,他见到两个跪着的老人。

都是他熟悉的人。

刘伯温,宋濂。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