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 > 其它另类 > 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代理内阁职权的前兆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代理内阁职权的前兆(第1页/共2页)

随着大明朝战争机器的开动,从南到北,从南直隶应天府到北直隶京畿一代,所有在职的官宦都在为了辽东战事的战备而奔走。

而新成立的特别军事处,则更是忙碌,几个阁臣几乎是脚不沾地,连吃几口饭的时间几乎都没有。

幸而天启皇帝考虑到叶向高和孙承宗年纪大了,特意命人将文渊阁对面的房子扩建一番,收拾出几个可供临时休息的屋子,同时让御膳房每日将给皇帝准备的膳食,多加一份给军事处送去,以显示皇上的体贴臣下。

紧邻文渊阁的军事处堂中。

王琦正召集几位成员,商议要事。

“辽东本土的兵员足够,不需要临时再行招募,现在问题在于,饷银什么时候能够凑齐,”王琦坐在上首位置,下面分列叶向高,孙承宗,徐光启,卢玉四人。

“户部衙门上年的结余还有一部分,另外剩余部分需要浙江道盐税,河道的银子到了之后才能补齐,”徐光启手里兼了户部的差事,这几天和卢玉一起为辽东战事筹集银子。

“现在只有山东和河南按时交付了饷银税赋,而山陕地区因为大旱,还需要朝廷接济,实在不能没有能力交银子了。另外,因为湖广等地今年春粮歉收,没有多余的银钱来补充交解,”卢玉紧皱眉头,也补充了一句:“至于江苏,当地官员上奏,全是诉苦和苦穷的,没有一个是能切实交上来钱的。”

另一旁,孙承宗看向卢玉,一拍桌子怒道:“欠了朝廷三年的商税银子,他们向来以钱换粮,或者是以棉纺锦织抵税,期间损耗,漏缴了多少银子,经得起查吗?现在还敢拖延,是真的不要命了!”

江南各省向来是自家富得流油,但是对于朝廷的征税却是能拖边拖,能避则避。

没办法,谁让江南地区当官的多呢?

多得是投献、诡藉,隐匿、假官。

商人多投附与官宦,士绅为地主代言,江南多旖旎风光,风花雪月,朝廷财税则是捉襟见肘,用度缺失。

“现在不是整治江南财税问题的时候,先把辽东这一关过了再说,”王琦放下手中的折子,看向殿内几位同僚:“朝廷没钱,只能从民间借贷!”

从民间借钱?

叶向高先是一愣,下意识开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能”

但是说到一半,叶向高便主动闭上了嘴巴,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若是真的莫非王土,朝廷还会缺钱吗?

“琅国公的意思是,对地方底层官介的名额放开?”孙承宗试探性的开口。

而且已经是很斟酌了,没有直接用卖官鬻爵。

“不是买卖官额,”王琦摇了摇头:“这种事,不用我说,从南到北,动西到东,那个地方没有买卖官额呢?用得着我开口?再说了买卖官额的钱,能不能到朝廷手里,还是另一回事呢!”

不卖官鬻爵,那用什么吸引那些富商官绅出钱为朝廷纳绢呢?

“辽东平定之后,朝廷会设立特殊商贸口岸,科尔沁,辽东,日本,朝鲜四地的商贸物资,没有朝廷特许,严禁私人贩运,同时加强海禁和东南贸易管制,亦严加禁止私人和交趾诸国的贸易往来,一旦查处,百倍罚没!”王琦扫视众人,冷笑道:“当然,如果官商士绅,肯于提前纳绢,那么朝廷自会发放特许经营许可证,还会鼓励商户前往大明以外的诸国进行商贸之事,只要是为大明带来好处和先进技术的,我们都会欢迎!而且,说一千道一万,辽东平定之后,还需要加大移民和扶持力度,如果有了士绅商贾的加入,则朝廷只需引到,就可以达到治乱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以特许经营权,换取商人纳绢。

这一方式和盐引制度,倒是相像,不过,好似又有那么一丝不同。

殿内诸人都在琢磨着王琦这一番话,尤其是其最后那几句:鼓励商户前往大明以外的诸国进行商贸之事。

这岂不是要开放海禁?

本站最新网址:www.ddxs.vip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